我从 10 年前就接触了 SEO,但在最近才开始从商业和用户的角度理解 SEO。
有点晚,但是不算太晚,所以写下来。
在此之前,我对 SEO 的理解停留在技术层面,关注的是 sitmap、页面的 TKD(Title、Keyword、Description)以及静态化之类的。
和其它高深的系统设计技术比起来,实在看不上这点雕虫小技,同时也没能真正完全认识到 SEO。
直到后面自己开始运营一些产品后才理解到 SEO 的难,以及流量的贵。
也真正意识到 SEO 的价值和背后的逻辑。
01 重新理解 SEO
从第一性原理出发:人们为什么要做 SEO?
因为企业需要获客,可持续的客户流量和渠道是一家公司耐以生存的基础。
消费者有需求就会去搜索引擎上找,这就是搜索引擎公司的护城河。
一方面,搜索引擎可以把用户想要的内容呈现给用户,同时也把商机线索给到了企业,搜索引擎可以把搜索相关的结果中放置广告位出售给有需要的企业。
一般来说,网站想要获得用户的流量有两个办法:
- 通过为搜索引擎提供优质的免费内容,换取少量的推广机会。
- 直接购买大量的付费广告位,但同时也要保证广告具有一定的质量。
从搜索平台上来看,为什么这些平台不把流量全当作广告全卖掉,还要留给网站一部分?
其实很简单,如果搜索引擎没有优质内容,全是广告,那么用户就会逃离这个平台;如果没有广告,搜索引擎公司也干不下去,这就是类似太极双鱼图的平衡。
优质的 SEO 内容中带一点推广信息;全是推广的 SEM 广告中带一点创意和体验。
所以 SEO 的逻辑用优质的内容、合理的页面布局、容易被爬虫识别的信息结构来吸引用户群体。
说难听点,有点像钓鱼佬拿饵料打窝,然后获得一点流量转化(订单成交)。
平常我们说的 SEO 很多时候只是 “容易被爬虫识别的信息结构”,但实际上 SEO 是一个系统工程,需要长期的投入。
我就从道、法、术、器的角度来讨论 SEO 的整体内涵,而我们经常只关注基础优化,这只是术,只能算照猫画虎的功夫。
02 SEO 的商业意义(道)
有搜索框的地方就有 SEO,但是没搜索框的地方也有 SEO 思维。
SEO 思维就是:我是谁?我提供什么服务和产品?客户怎么找到我?
在没有 SEO 的时代,搜索本质是村口老大爷和城里的包打听完成的,现代搜索引擎把这个过程缩短到了毫秒级别。
搜索引擎就是包打听。
如何洞察用户需求和市场空白,就是 SEO 的商业核心。
如果一个市场没有人搜索,说明这个市场还没有需求,去做这块商业意义不大。
但如果一个搜索的关键词热度极大,比如现在的“人工智能”。
这个市场很大,但是竞争的页面就非常多,排名也做不上去。
即使不使用搜索引擎获客,其它途径面临同样的问题。
所以需要选择恰当的位置切入进去,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在做长尾关键词。
在 SEO 中有个 Niche 站点的概念。Niche 被翻译为利基,意思是在细分市场中有稳定利润的商业领域。
比如“人工智能”这个词匹配的人群太大了,虽然流量大,但竞争大,不精准。
不精准的结果自然就很难有转化。
人工智能培训就要比人工智能更适合做 SEO(虽然现在竞争也大),如果加上地域限制,“珠海人工智能培训”,这样流量更集中,群体也更加精准。
如果珠海人工智能培训确实有人工智能培训的市场,那么这样的 SEO 在战略上就是成功的。
长尾关键词也就是这个意思,让细分领域的关键词(更长的关键词)排在搜索结果的前面,比大量投入资源优化核心关键词更具有商业价值。
在战略上想清楚,在战术上才好实施。
03 关键字布局和外链(法)
SEO 的道就是用优质内容去匹配目标人群,那么方法就是围绕关键词的内容体系。
在方法层面,回答问题:用户怎么能找到我们?
比如说,我们的业务是做英语培训的。
那么内容就应该围绕英语培训构建关键词体系。
“英语培训”这个词商业价值比较高,可能被大网站占用完了,而且可能有大量的广告投放。
所以就根据自己行业领域进一步细分,比如“少儿在线英语学习”这样的关键词进行优化。
可以从多个维度来组合关键词:
- 品牌 + 核心词:让自己的品牌被搜索时占据主要位置,提告核心用户(都直接搜索品牌的用户)信任。
- 热点词 + 核心词:热点词是为了热点流量。比如在高考后,可能很多人就会搜索2025高考英语,就可以拦截部分流量。
- 专业术语 + 核心词:专业术语是因为专业人士更了解行业,更容易被用户搜索到。
- 场景 + 核心词:比如英语听力练习,就是想下一级维度拓展关键词。
- 地域 + 核心词:比如“珠海英语培训”。
组合关键词的技术可以找一些更加细致的课程,本文只是讨论 SEO 这个体系。
从我的感觉来说,SEO 更像是换位思考的能力。
我们需要揣摩用户怎么思考,怎么搜索,他们在找到我们的路径上会遇到哪些困难?
所以关键词是搜索引擎直接找到用户的方法,外链就是搜索引擎间接的参考。
交换、购买外链可以直接获得流量,同时搜索引擎也会识别到权重的变化。
如果一个热门站点跳转到目标站点,说明这个目标站点的价值比较高,搜索引擎也会认可这个价值,提高排名。
所以理解搜索引擎的排名逻辑,也属于法的范畴。
其实推荐引擎、广告引擎、搜索引擎都会通过不同的规则对内容进行打分,来判断内容的价值,并做后续处理。
把我们在之前广告系统的内容中讨论过,oCPX 类型的投放,广告引擎会先根据用户曝光点击率判断广告的质量,然后再自动提高出价,然后获得更高的广告效果。
推荐引擎会通过曝光点击率、评论数量、点赞数量、转发数量等用户交互数据进行下一步的流量分发。
搜索引擎也是这样,根据用户曝光点击的评分、内部链接、外部链接等评分进行权重调整。
04 SEO 基础优化(术)
有了前面的铺垫假设我们选择了要优化的关键词,下面的谈谈具体的优化页面优化技术。
其实在战术上做 SEO 真的没有难度,我把常见的优化点整理了一个清单,照着改就行。
- 域名选择:域名其实就是品牌的一部分,最好和目标关键词匹配,可以是单词组合或者拼音,不要使用下划线、中横线这种,越短越好。
- 网站导航结构:做成(F 型),也就是把核心关键词放到靠近左上的位置(符合用户习惯),这是热力图统计的结果。
- URL 静态化友好:比如把 articles?id=2 这种无意义且动态的 URL 改成 /articles/english-guide.html 这种静态的 URL,搜索引擎更容易识别。
- 页面 TKD 优化:title 每个页面都要不同,包含关键词;description 和内容具有相关性,不要乱写;keywords 现在参考意义不大,可以从内容中抽取出来,一定要具有相关性。
- robots.txt 文件:搜索引擎爬虫的配置文件,告诉搜索引擎哪些页面需要爬取,哪些页面不需要。
- sitemap.txt 文件:网站地图,告诉搜索引擎网站的结构,让搜索引擎知道哪些页面需要爬取,动态生成这个文件并保持固定频率更新
- 图片优化:增加 alt 标签,这样在图片搜索的时候,网页就能被搜索出来,每张图片应该都要不一样。
- schema.org 优化:页面提供 schema 块,在转发、预览网页的时候用户体验更好。
- 301/404 优化,去掉降权链接,这样也能提高用户体验。
- nofollow 标签防止不重要的网站降权,屏蔽一些不需要 SEO 收录的页面,或者不合规的信息。
- 页面性能优化:如果爬虫不能很快获得内容,就会丢弃页面,造成不收录。
- 内部链接优化:内部链接是指站内的链接,指向站内的页面,内链在用户体验上标志着更好的信息结构,搜索引擎也会根据内部链接到达的情况评分。
- 外链优化:互换友情链接(20-30 个,行业相近,业务互补),同时也可以购买一些导航网站的外部链接。
- 内容更新频率(接待爬虫):每周两次更新,固定频率爬虫会养成固定爬取习惯
- 在搜索引擎生态站上发布内容
- 比如在百度好看视频上发布视频
- 百度百家号上发布内容
所以在战术上有手就行,但是前面的关键词布局和商业洞察则需要长期的修炼。
05 常用的 SEO 工具(器)
做 SEO 需要一些工具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,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工具。
关键词热度分析
最常用的是百度指数。百度指数可以用于分析关键词的热度,以及相关词的热度。
通常来说,我们会选择 200 - 400 左右的指数进行优化,竞争性和热度比较平衡。
没事也可以多查查指数获得网感,有什么热点来了赶紧蹭。
关键词生成工具
5118 提供了专业的关键词生成工具,在各个平台上挖掘关键词。
如果不使用 5118 可以通过百度的热搜榜单查询关键词,然后根据百度的相关搜索进行挖掘。
性能检查和SEO评分工具
Chrome 浏览器提供了名为 Lighthouse 的原生性能检查工具,同时能对网页 SEO 进行评分。
埋点统计工具
百度统计、Google Analytics 都可以对站点进行分析,识别用户的行为,统计 UV/PV 等流量指标。
总结
SEO 是一个系统工程,贯穿商业和技术。
对于技术人员来说,理解商业这一侧可以指导为什么这样优化,让 SEO 更有方向性;对于非技术人员来说,理解技术这一侧,可以指导爬虫的行为、排名的逻辑,让 SEO 更有效率。
这二者都需要长期积累。
对于关键词对应的内容来说,要做到“人无我有,人有我优”。
SEO 和其它营销技术类似,都是入门容易上限极高的技术,需要长期坚持、领悟,以及对行业长期观察。